更新时间:2022-07-02 14:24:18点击: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翟亚男 北京报道
最近关于出行常被热议的话题就是汽车和油价的上涨,但不少热爱户外骑行的人士发现,自行车也悄悄加入了涨价的行列。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自行车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超10%,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正面临生产成本上升较快等困难。
而原材料上涨的压力正在从自行车制造企业向下游传导。几家主流的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均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由于自行车采购价格的上调,企业承受压力较大。这种成本上涨的压力是否会通过骑行价格的调整来化解,目前各家尚无明确说法。“涨价,怕消费者接受不了;不涨,经营压力的确越来越大,的确是进退两难。”某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成本压力层层传导
近两年,包括金属材料、塑胶在内的自行车上游原材料都在涨价,基本上涨15%-20%。作为自行车的核心零部件材料,铝锭占自行车成本的20%-30%,而其价格从13000元/吨涨到23000元/吨,涨幅超过80%。
就在今年3月,日本自行车零部件企业禧玛诺发布涨价通知,其中自行车零件上涨0.5%-4%,修补件上涨4%-7%。“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产成本就进入了上涨通道,生产所需芯片电子料、塑胶、钢材、铝合金等重要原材料价格,一直都在涨。”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志峰表示。据介绍,该公司主要为共享单车生产马蹄锁、涨闸锁。“工厂生产所需原材料涵盖塑料、五金、电子料,去年底开始锡的价格涨了1倍,铝的价格也涨了80%-90%,加上各种定制料、零配件,平均采购成本上升了30%。”天津一家知名品牌自行车企业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在某电商平台,不少知名自行车品牌车型的价格都高于去年,对此客服的回应是:“现在原材料都在涨价,价格会随着变动而调整,建议现在下单。”即便如此,捷安特、美利达、喜德盛等自行车品牌近期销量都有30%的涨幅。在京东618购物节中,自行车的销量暴涨500%,有的订单甚至排到了2024年。
中自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自行车涨价的企业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以互联网身份进入行业的企业,其销量不大,更重利润;还有一类是市场话语权较强的头部企业,敢于通过产品涨价方式转移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如今,这一变化已经传导至共享单车行业。今年4月以来,许多共享单车平台都提高了价格。从最早的半小时1元提至了半小时1.5元、2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河北石家庄公开拍卖共享(电)单车占用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权,再次引发业内对共享单车企业运营成本的担忧。《华夏时报》记者从石家庄公共资源交易网上看到,石家庄对市内五区范围内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及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占用公共资源3年有偿使用权进行了公开拍卖,各标的的起拍价格均在300万元以上。
成本居高不下,对运营企业来说,如何增强盈利能力始终是一大课题。在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共享单车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从长期看,未来共享单车涨价将成为趋势。
共享单车到底贵不贵?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由于生产共享单车技术以及使用的材料不同,目前市场上投放的每辆共享单车的成本在200元-3000元之间,如采用实心轮胎、链式传动装置的单车,成本就在2000元左右。除了投放成本,因竞争而产生的各类优惠券及折扣卡、运维成本和损耗等,企业要想达到收支平衡很是考验运营能力。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从市场行为来讲,目前的价格是偏低的。消费者在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同时,运营方没有利润的话,是没法持续的,因此计费定价确实是得考虑到运营企业要有利润空间。 ”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不少人表示“目前的价格可以接受”,“如果价格继续上涨,希望能提升骑行体验,比如让车子设计的更轻便和舒适”。也有市民表示,这些共享单车调价都以15分钟为一个计时单位,符合大多数用户使用习惯,所以调价影响不大,因为是刚需,不管是否调价都会继续使用。
家住北京丰台南四环的穆先生,前段疫情期间因单位停车场临时封控、地铁公交也被暂停,遂选择共享单车上下班。“上下班单程40分钟,我办了一张月卡,才15元,每天可以免费试用120分钟,既划算又锻炼了身体”,穆先生表示。至于网上热议的共享单车已经贵过公交车的说法,穆先生很不赞同,“等公交车时间上无法保障,仅这一点对于短途出行的人来说,共享单车无疑是首选。如果用时间成本衡量,你说哪个更划算?”
同时,也有部分市民把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相比较,认为后者更便宜。早在几年前,不少城市就推出过由政府补贴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比如在北京,需办卡充值300元(200元为押金,100元为预存费用),第一小时免费,第二小时收费1元,第三小时收费2元,如此递加。这种模式刚推出时,的确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但由于网点少、车型损坏程度高、维修不及时,以及受共享单车几大头部平台冲击等原因,公共自行车从去年开始全面退出了市场。“相比几年前,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已进入相对理性发展阶段,平台企业应考虑车辆利用率和财务收益率。”国家发改委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表示,当前,政府部门应重点鼓励平台强化运维能力,完善骑行环境。
涨价还是不涨?这是目前共享单车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张毅认为,共享单车企业在商业化尝试和变现上应该有更多的探索,可以通过大数据拓宽盈利渠道,获得二次盈利的机会,同时应该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可按不同车型开发不同的产品形式,加入居民闲置资源,紧扣共享经济的定位思想,合理压缩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可以加大品牌影响力,增加业务形式,不一定局限在出行行业,可将共享经济思想拓展到出行相关行业。”“降低折损率、运维成本,提高单车的科技含量和使用寿命,也是共享单车企业目前最应该积极探索的模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共享经济分析师陈礼腾也表示。
文章来源:网易财经
本期编辑:小王睡不醒